商标分类 商标服务 文章资讯 联系我们 (+86) 139 2371 1962
首页 > 文章资讯
国内只有生产没有销售的(OEM)商标如何提供商标使用证据
Mar 24,2025 | 类目:

中国商标法中“商标的使用”定义及在先使用原则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的规定,注册商标连续三年没有正当理由停止使用的,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。这里的“使用”,通常指的是将商标用于商品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交易文书上,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、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,以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。

对于只在国内生产,但不在国内销售,主要用于出口的商标(以下简称OEM商标),其在中国的“使用”认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,但并非完全不被认可。关键在于能否证明该商标在中国境内进行了商业活动,并且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。

OEM商标应该提些使用证据以避免商标被撤销

针对只在国内生产出口销售到国外的产品商标,在面临撤销申请时,可以提供以下类型的使用证据:

  1. 生产环节的证据:

    • 生产合同/订单:

       与国内生产厂家签订的生产合同或订单,明确标注了涉案商标。
    • 原材料采购单据:

       购买用于生产带有涉案商标产品的原材料的单据。
    • 生产记录:

       工厂内部的生产记录,显示了带有涉案商标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数量。
    • 质检报告:

       针对带有涉案商标产品的质量检验报告。
    • 产品照片/视频:

       清晰显示产品及其包装上涉案商标的照片或视频。
  2. 出口环节的证据:

    • 出口报关单:

       显示出口商品带有涉案商标的报关单。
    • 销售合同/订单:

       与国外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或订单,明确标注了涉案商标和出口目的地。
    • 发货单/提单:

       显示带有涉案商标产品的发货单或提单。
    • 外汇结算凭证:

       证明涉案商标产品已出口并完成外汇结算的凭证。
    • 与国外客户的往来函件/邮件:

       沟通产品信息、订单确认等,包含涉案商标的信函或邮件。
  3. 推广宣传环节的证据(即使主要面向国外):

    • 针对国外市场的宣传资料:

       产品目录、宣传册、网站截图等,虽然是面向国外市场,但如果能证明其设计、制作或发布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,也可以作为辅助证据。
    • 参加国外展会的证据:

       展位照片、宣传资料、合同等,如果能证明参展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,亦可作为辅助证据。
    • 与涉案商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文件:

       例如在国外注册的商标证书、专利证书等,可以侧面反映商标权利人的真实使用意图。
  4. 其他辅助证据:

    • 海关备案记录:

       证明涉案商标已在海关进行备案,用于保护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。
    • 企业网站信息:

       如果企业网站上有关于带有涉案商标的出口产品的介绍。
    • 相关媒体报道:

       如果有媒体对带有涉案商标的出口产品进行过报道。

OEM商标提供使用证据的注意事项

  • 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至关重要。

     提供的证据必须能够清晰地指向涉案商标和出口产品,并且是真实有效的。
  • 形成完整的证据链。

     单一的证据可能不足以证明商标的使用,需要提供多个环节的证据,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,才能更有说服力。
  • 保留原始凭证。

     尽量提供原始的合同、单据、报关单等,复印件可能需要公证。
  • 及时提供证据。

     在收到商标局的撤销答辩通知后,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证据。

商标局对OEM商标提供使用证据的观点变化

由于商标评审案件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,且判决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公开案例进行参考。但是,根据以往的商标评审实践,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的原则和趋势:

  • 早期观点:

     早期,中国商标局和法院对于仅用于出口的商标在中国的“使用”认定较为严格,倾向于认为出口行为主要发生在境外,难以直接证明商标在中国境内的商业价值和识别作用。
  • 观点转变:

     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深入,商标评审机构逐渐认识到,在国内生产并出口带有商标的商品,实际上也是商标权利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商业活动的重要体现。
  • 当前趋势:

     目前,商标局和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,更加注重考察商标权利人是否有真实的使用意图,以及是否在中国境内为了出口目的进行了相关的生产、销售等商业活动。如果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涉案商标被真实地用于出口商品,并且这些生产和出口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,通常会被认定为商标的有效使用。


标签:

上一篇: 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(2025.05.01施行)
下一篇: 咖啡民宿必看!注册商标全攻略——从星巴克案例学品牌打造
标签分类
商标
专利
版权